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配资炒股平台 配开网,加快建立制度健全、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规划体制,构建发展规划与财政、金融等政策协调机制,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五年规划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五年规划的战略导向功能,有利于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高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形成一批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2025年4月2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AG600“鲲龙”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标志着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通过了严格测试和验证,获得市场“准入证”。图为AG600飞机在湖北荆门开展水上科目试飞。 新华社发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供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五年规划系统设计公共政策,集成任务举措,对接项目布局,对于一揽子政策进行通盘部署,避免了政策碎片化和相互冲突。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五年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由国家级、省级、市县级规划共同组成的三级四类的国家规划体系。加强五年规划战略导向功能,能够引导各级各类规划各司其职、贯通衔接。高效能宏观经济治理需要财政、货币、产业、土地等宏观政策共同作用、相互配合,加强五年规划的战略导向,优化规划与宏观调控联动,能够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放大叠加效应,避免不同宏观政策之间的“合成谬误”。
加强五年规划的战略导向能够熨平宏观经济波动,增强宏观经济治理稳定性。我国形成了“长规划、短安排”机制,引导资源跨周期配置,加强逆周期调节,能够增强经济增长动能,稳定社会预期,减少宏观经济波动。五年规划的政策和项目储备,能够为宏观调控提供“弹药”,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相机抉择宏观调控的力度和节奏。例如,针对2024年二、三季度我国经济面临的较大下行压力,党中央果断决策,及时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有力抑制了外部冲击,实现了5%的增长,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有机衔接,相当部分措施已经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只不过是借机加快推进节奏。过去10年,全球经济增长非常不稳定,一些国家经济增长大起大落,而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稳健的大国之一。
按照五年规划绘就的蓝图推动发展实践,我国的宏观经济治理具有很强的延续性,能够做到一届政府接着一届政府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延续性。五年规划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一个中长期锚点,年度计划和五年规划有机衔接,宏观调控能够做到长短结合。反观一些西方国家,换一届政府就“翻一回烧饼”,不是接着干而是对着干,宏观政策左右摇摆,缺乏基本政策延续性。
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已经创造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新型发展规划,有力推动了国家发展,有效提升了国家治理效能。我国五年规划的成功实践为世界各国构建更好的经济社会治理体制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升富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